每日看点!高频“出镜”历次枪击案,被“诅咒”的AR
对于枪支制造商们来说,打入普通消费者市场的AR-15是棵巨大的摇钱树。
它是越战战场上美军士兵的标配,也是美国民间最畅销的步枪,甚至曾有人提议要将其通过法案确定为“美国国枪”。
但它更像是一款被“诅咒”的步枪,以超高的“出镜率”出现在美国历次的大规模枪击案中。而它最近的一次现身,便是在当地时间27日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的校园——6人在这起枪击案中死亡,其中3人为年仅9岁的小学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纳什维尔校园枪击案中侥幸逃过一劫的孩子。图源:wp
高频“出镜”
27日,28岁的枪手黑尔携带三把枪支,闯入纳什维尔市的一所私立学校。持续14分钟的袭击,造成3名学生和3名成年人死亡。侥幸逃过一劫的孩子们抱着头惊恐地跑向学校附近的树林,家长们不顾一切地冲进现场想要找到自己的孩子。
随后的报道显示,黑尔携带的枪支中,有一把是AR-15步枪。《华盛顿邮报》写道:“AR-15已经成为美国枪支暴力流行的明显标志。”
《华盛顿邮报》这么说,是因为AR-15步枪在美国枪击案中的“出镜”频率实在太高了。
2017年60人死亡的拉斯维加斯音乐节枪击案、2012年27人死亡的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2017年25人死亡的得克萨斯州教堂枪击案……据《华盛顿邮报》统计,自2012年以来美国发生的17起死亡人数大于等于10人的大规模枪击案中,涉及AR-15步枪的就有10起。
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发生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表示,必须采取“有意义的行动”来制止此类暴力事件。图源:bloomberg
然而,这样一把被“诅咒”的步枪,却在美国颇有市场。
几乎每个主要的枪械制造商都在生产自家版本的AR-15,枪支经销商的网站、店铺墙壁上展示的也都是AR-15。它总是出现在美国人表达意见的T恤和标语上,或是以银色翻领别针的形象示人,为少数保守的国会议员所佩戴。
益普索和《华盛顿邮报》的调查显示,大约每20个美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拥有至少一支AR-15步枪,这也意味着约有1600万美国人拥有AR-15。而《华盛顿邮报》估计,至少有2000万把AR-15被存储或藏匿于美国的各个角落。
数据分析显示,自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至2020年,美国的枪支制造商制造了超过1370万把AR-15步枪,获得约110亿美元收入。“换句话说,美国人拥有的AR-15中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在过去这10年里制造的。”《华盛顿邮报》写道。而在桑迪胡克小学枪击事件发生后的一年内,枪支制造商生产了至少320万把AR-15,比2012年前10年的总产量都要多。在全美一年一度的枪展上,AR-15及其制造商更是占据着近一半的展位。
今年2月,阿拉巴马州共和党众议员巴里摩尔甚至提出一项法案,希望将AR-15确定为“美国国枪”。
大力营销
可谁能想象,这款在越战时期就备受五角大楼赞誉的AR-15,在彼时的枪械制造商看来,既不适合打猎,用作家庭防御又有些过头,根本不适合普通人使用。因此,在相关展会上,被“嫌弃”的AR-15往往被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而AR-15之所以能咸鱼翻身,营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华盛顿邮报》指出,1994年由克林顿总统签署的、有效期为10年的《联邦攻击性武器禁令》曾一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阻止了许多半自动步枪在美国的销售。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该禁令在其生效的10年里阻止了11起大规模枪击事件。研究还估计,如果将禁令一直实施到2019年,或许可以避免30起累计造成339人死亡、1139 人受伤的枪击事件。
然而,随着禁令2004年到期,以及美国拥枪组织全国步枪协会对禁令延期的阻挠,转变开始出现。
T恤上的AR-15形象。图源:wp
此时,距离2001年“9·11”事件发生不久。《华盛顿邮报》指出,在“9·11”事件后的美化武力的浪潮中,少数制造商看到了“乘风破浪”的机会,他们甚至将“9·11”事件视为“前所未有的偶发性绝佳广告”。
同时,枪支爱好者们也开始热衷于用专业人士使用的战术配件个性化自己的武器,制造商则顺应了这股浪潮。丹尼尔防御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海报上,一名身处战区、戴有头盔的美军士兵正在使用AR-15,上方的广告词写着:“使用他们使用的东西。”而雷明顿公司为AR-15搭配的广告词则是非常煽动和直白的“你将重新获得男人的身份证明”。这些营销方式,用最早销售AR-15的枪支制造商DPMS的创始人兰迪·卢斯的话来说,那就是“我们试图让AR-15看起来很酷”。但在曾为枪支制造商史密斯维森工作过的哈里·法贝尔看来,“他们只是在吸引人们脑海中最糟糕的想法……我们一直在试图培育这种想法”。
政客无为
而美国的政客们也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究竟该如何真正解决枪支暴力问题。
前总统特朗普曾短暂地考虑过要推动禁令,他一度询问自己的顾问为什么有人需要AR-15。但在顾问警告他这么做会激怒他的支持者和全国步枪协会后,特朗普放弃了。
毕竟,对于枪支制造商们来说,打入普通消费者市场的AR-15是棵巨大的摇钱树。2009年,时任美国枪支制造商鲁格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费弗就曾毫不掩饰地公开炫耀,公司从每把手枪中平均赚得约200美元,但每支AR-15步枪却能带来1000美元的收益。
2021年年初发生一系列大规模枪击事件后,舆论质疑拜登政府究竟做了什么。图源:usatoday
即便是支持控枪的民主党,也从未能在这个问题上铁板一块。在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发生后,民主党领导的参议院终于就一项新的攻击性武器禁令进行表决,然而这一禁令只获得40张赞成票——参议院的54名民主党人中竟然只有38人投了赞成票。
更令人惊掉下巴的是,密苏里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候选人杰森·坎德,甚至选择在竞选广告中展示自己蒙着双眼组装AR-15的“高超技能”。
“我们必须采取更多措施制止枪支暴力,它正在撕裂我们的社区,撕裂这个国家的灵魂。”面对27日的校园枪击案,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呼吁进行强制改革,称国会需要就枪支安全立法采取进一步行动,通过针对攻击性武器的禁令。
然而,即便是在拜登执政的头两年,民主党在占据参众两院的多数席位时都无法通过相关禁令,更何况在2022年中期选举后,拜登面对的还是“分裂的国会”,以及未能就此“统一思想”的民主党呢?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深海三文鱼
编辑 深海默
关键词:
-
每日看点!高频“出镜”历次枪击案,被“诅咒”的AR
2023-03-28 -
2023年宁波军队直招军官报名条件+招录对象|世界报道
2023-03-28 -
美国阻挠中企竞标海底电缆工程等项目,外交部回应
2023-03-28 -
汇丰澳大利亚首席执行官:美联储和澳大利亚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暂停加息
2023-03-28 -
同城花艺_同城花店转单平台
2023-03-28 -
小小脚踏凳,让居民“站享”幸福 焦点快报
2023-03-28 -
恒指高开低走,石油股普涨,康师傅净利降3成跌超10%
2023-03-28 -
视点!就在4月4日晚!2023清明奇妙游官宣定档
2023-03-28 -
爱的妇产科大结局_爱的妇产科简介 天天报资讯
2023-03-28 -
天天快资讯丨菜市场散装的白酒真的都是不勾兑的吗?行家揭露真相,这回懂了!
2023-03-28 -
十多年前的CCD照相机到底有多坑?
2023-03-28 -
广州春节游玩推荐_广州春节旅游好去处|焦点要闻
2023-03-27 -
飞荣达:聘任相福亮先生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全球新视野
2023-03-27 -
中纺标(873122)报收于11.86元,下跌0.84% 天天信息
2023-03-27 -
当前速读:市老年大学开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温暖幸福晚年
2023-03-27 -
聚焦:上海通报2022年银行消费投诉 花旗中国2项投诉量居首
2023-03-27 -
3家上市险企披露年报 投资端普遍承压_资讯推荐
2023-03-27 -
庄农日用杂字-天天头条
2023-03-27 -
个人社保缴费一个月要交多少钱?2023年职工社保缴费标准表一览 全球热闻
2023-03-27 -
注销营业执照要多少钱_注销营业执照
2023-03-27 -
女孩喜欢男孩的表现方式_女孩喜欢男孩的表现_全球速看料
2023-03-27 -
环球百事通!环保卫士赵爽:十年见证萧索“睡城”变身活力“绿城”
2023-03-27 -
TikTok CEO 周受资:听证会风口上的新加坡上尉
2023-03-27 -
相对丰度
2023-03-27 -
头痛吃什么药最见效_头痛吃什么药|天天快播报
2023-03-26 -
路面上白色虚线和三角地带标线组成的是什么标线?_路面上白色虚线和三角地带标线组成的是什么标线
2023-03-26 -
一应俱全的意思_一应俱全_播资讯
2023-03-26 -
蔡英文上台以来 九国“断交”台当局
2023-03-26 -
环球观焦点:东吴证券:给予伟星股份买入评级
2023-03-26 -
母亲节祝福语锦集50条|天天亮点
2023-03-26
-
守住网络直播的伦理底线
2021-12-16 -
石窟寺文化需要基于保护的“新开发”
2021-12-16 -
电影工作者不能远离生活
2021-12-16 -
提升隧道安全管控能力 智慧高速让司乘安心
2021-12-16 -
人民财评:提升消费体验,服务同样重要
2021-12-16 -
卫冕?突破?旗手?——武大靖留给北京冬奥会三大悬念
2021-12-16 -
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出台“三电”系统、起火燃烧等都可保
2021-12-16 -
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 第97集《窗外》
2021-12-16 -
基金销售业务违规!浦发银行厦门分行等被厦门证监局责令改正
2021-12-16 -
保持稳定发展有支撑——从11月“成绩单”看中国经济走势
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