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专家共识】每天最少走7000步才能算合格!你达标的了吗?

来源:大兴这些事儿 发表时间:2023-04-05 09:06:36
分享到

点击上方 大兴这些事儿 关注我们

速读运动如同一个万能处方,能同时降低血糖、血压、血脂,预防癌症,改善睡眠。但运动不当又会发生损伤,如何平衡二者关系?


【资料图】

近日,“2023版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发布,适用人群包括慢病人群、健康人群、运动损伤人群等,帮助人们在收获运动好处的同时减少损伤。

合理的运动遵循6个原则

此次“专家共识”将运动处方分为健身运动处方和医疗运动处方两类。

健身运动处方:以健康人群、慢病高风险人群为主要对象;重点关注运动总量,让运动不足人群动起来并养成习惯。

医疗运动处方:以慢病人群、运动损伤人群、围手术期人群为主要对象;需以临床医学思维模式,兼顾治疗疾病和保持运动能力。

需要明确的是,运动处方的制定应由专业科室或有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健身教练等完成。

运动处方遵循FITT-VP的基本原则,即包括运动频率、强度、方式、时间、总量、运动进阶六方面基本内容。健康人群可参考以下标准进行锻炼:

1运动频率

柔韧性运动,最好每天都进行。

在抗阻运动中,同一肌肉群的力量、耐力运动频率为隔天一次为佳,2~3天/周。

对于有氧运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有氧运动不少于每周3天。

2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过小,没有明显的健身效果;强度过大,可能造成运动伤害。

抗阻运动的强度为:锻炼后有一定的疲劳感,疲劳感在运动后第二天基本消失。

判断有氧运动强度,可用运动中谈话来衡量:

运动时能说话也能唱歌,为低等或较低强度;

能说话但不能唱歌,为中等强度运动;

不能说出完整句子,即较大及以上水平强度的运动。

3运动方式

运动可归纳为有氧运动、力量练习、球类运动、中国传统运动方式、牵拉练习等几大类。

鼓励老年人参加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柔韧性练习的综合运动,每周至少2次,并可以将其融入到生活中。

4运动时间+总量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周至少累计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150分钟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2~3次抗阻练习。

有氧运动每周的运动时间可分散在3~5天完成。2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相当于1分钟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抗阻练习最好隔天进行。

5运动进阶

运动推荐以循序渐进和分散的方式进行。

共识指出,每周仅运动1~2次仍获益,如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但每周仅通过一两次运动来达到每周推荐量,会增加损伤风险。

每天最少走7000步,含3000步快走

共识指出,每天一万步常被作为运动的目标,但可获益的每天最低运动量是7000~8000步,其中至少应有3000步是快走(>100步/分钟)。

要达到中等强度运动,至少每分钟走100步。

走路时,腰背挺直,颈肩放松,轻轻收腹,下颌微微内收,双眼平视前方,使耳朵、肩膀和臀部保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双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自然摆动,最好做到“前不过肩,后不过腰”。

此外,共识还明确了多个运动事项:

1、运动前应做热身或准备活动,运动后应做整理活动和拉伸练习。

2、关注身体状态:急性疾病(如:严重感冒、发烧、严重腹泻)期间暂停运动,待缓解后再继续。运动中出现胸痛、胸闷、头晕、心悸、异常的呼吸困难和/或疲劳、关节肌肉明显疼痛等不适感觉,应立即降低运动强度或停止运动,采取对应措施,必要时就医 。

3、抗阻训练时要保持自然呼吸状态,特别注意避免屏气,以免缺氧或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必要时提供适当的保护。

4、建议初学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训练,抗阻力量训练中注意控制动作速率和关节活动范围,有氧运动时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5、孕后和产后女性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训练安排。没有并发症的健康孕妇每周不少于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将每周的运动量比较均匀地分布在5~7天完成,分段累计完成每天的运动量;可进行各种有氧和抗阻运动,轻柔的拉伸活动可能也有益。孕前有较大强度规律运动习惯者,或常运动的健康女性,可在孕后和产后保持原运动习惯,减少静坐少动时间,久坐者的每周体力活动量应至少达到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建议产后每天进行盆底肌练习,以减少尿失禁的风险。

6、老年人特殊注意事项:老年人(≥65岁)久坐少动者的体力活动量应达到WHO的推荐量(每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2次抗阻练习)。应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动则有益。鼓励老年人参加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平衡能力(预防跌倒)和柔韧性练习的综合运动,每周至少2次,并可以将其融入到生活中。有氧运动要低起点、慢进阶、少变化,在主观愿意和客观能力耐受的前提下循序渐进;抗阻训练很重要,可防止肌力快速下降;肌少症人群应加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练习。

7、儿童和少年特殊注意事项:儿童和少年(6~17岁)每天至少 60 分钟中等至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3 次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抗阻练习和健骨活动。超重或体力活动不足者在初始阶段应该从中等强度开始,并循序渐进地达到每天60分钟的目标[3] ;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运动时,在运动前、中、后进行补水和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应避免进行持续剧烈运动;在保证运动量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动作规范性,运动形式多样化和趣味性。加强儿童和少年运动过程中的监督以确保安全。

8、残疾儿童特殊注意事项:每天至少60分钟中等至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次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和健骨活动,减少静坐少动时间,尤其是屏幕时间。逐渐增加运动量[43] ;运动形式多样化,有良好的趣味性。动则有益,少量开始,逐渐增加频率、时间、强度;与健康水平相一致的体力活动不存在重大风险,健康获益显著。残疾儿童运动前应咨询相关专家,确定适宜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对于无运动禁忌证者,进行低或中等强度运动之前不需要进行专门体检。

9、服药病人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和药物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体,均可对运动能力和疾病疗效产生多方面影响,如抗凝药会增加运动损伤的出血风险、抑制心率的药物会影响安静时和运动中的心率、运动与降糖药物作用时间重叠可增加低血糖的风险、有些药物会抑制或兴奋中枢神经影响运动能力等。运动与药物相互作用具有两面性,既有协同作用,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也可能相反,如运动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时间。医生和运动指导人员应了解常用药物与运动的相互影响,加强运动前后及运动中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监测。

来源/网络

☏事儿君热线:18618102600

☏业务合作:13910318965、13911813904

关键词:

保安全、拿资格、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

2021-12-16

人民财评: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2021-12-16

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

2021-12-16

第一观察·瞬间 |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相约北京见,携手向未来

2021-12-16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

2021-12-16

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

2021-12-16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中木材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